【编者按】3月10日晚18点35分,中央电视台五套《体育人间》栏目播出了延边体育人物李雪峰,长达8分钟的电视故事讲述了其负债经营体育俱乐部,收养11名孤儿,为国家培养奥运冠军的感人事迹。
对于李雪峰来说,即使背负再多的债务,队员们有所成就,也会让他感到无比富足。“我自己作为运动员没能参加奥运会,感到很遗憾,但我希望培养出的不仅仅是奥运会金牌选手,还要让这些运动员学会做人做事,这就是我的梦想。”3月18日,记者走进了延边星洲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认识了这位不只怀揣着奥运梦想的李雪峰。
李雪峰进入训练馆指导队员训练 金鑫 摄
一念执著 十载奥运梦
“这十几年,我已经记不清搬了多少次家了,至今还租房子住,训练馆就是我的家。”
一缕丝丝的暖风,和着一帘细雨后的清新,三月的馥郁浓香,在一种熟意的跫音中款款走来。在延吉市东部边界,有一座四层楼房,上面赫然用朝汉双语写着“民族体育训练馆”,这里,就是李雪峰的梦想发源地——延边星洲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李顺兰为孩子们削苹果梨吃 金鑫 摄
在没见到李雪峰之前,记者先认识了他的妻子李顺兰。她是一位地道的朝鲜族,初见记者,还有些害羞。提起老公李雪峰,李顺兰第一句话就是,“我当初就不同意他办学校,因为这事,我们不知吵了多少次架,可有什么用?他是个特别执著的人,一旦下了决定,没人能动摇他。”
1992年,李雪峰效力于黑龙江省体工队,练习中国式摔跤,正当他为实现奥运梦想放手一搏时,一个“晴天霹雳”,让李雪峰的运动生涯就此中止——他所在的中国式摔跤队解散了。“曾经,我离梦想那么近,受过伤、流过泪,而命运却不得不让我重新作出选择。”李雪峰回忆道。
铮铮傲骨岂能难倒铁血男儿。这一切并没有击退李雪峰的奥运梦想,反倒愈加迫切,他一直在寻找一个延续奥运梦想的机会。2000年,李雪峰卖掉了自己的房子,举债创办了延边体育运动学校柔道队,开始延续他的奥运梦。曾有人说李雪峰是个疯子,搞体育又不赚钱,更何况还赔钱,如果不办学校,出去做生意或去韩国打工赚钱,那现在的生活肯定非常富足。然而面对别人的不理解,李雪峰总是很淡然,“我做的事情,没有必要向每个人一一解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我的梦想,就是这所学校和这里的孩子,虽然现在苦点儿、累点儿,但我相信终有一天会成功。十几年来,搬了无数次家,家人跟着我一起颠簸,至今还租房子住,但每当看到我的运动员取得好成绩,我就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富足的人。”
十多年,李雪峰和他的俱乐部获得了许多荣誉 金鑫 摄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李雪峰的执著努力下,他的运动员队伍不断壮大,由最初的柔道队扩展成为摔跤、拳击、跆拳道、射箭等多个训练队,并且成立了延边星洲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他的运动员在全国锦标赛、全国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吉林省青少年比赛、延边州运动会、首尔世界杯摔跤比赛等国内外各级赛场上摘金夺银,为省体工队、延边大学体育学院、延边州体校输送了300多名优秀的体育人才。而李雪峰个人也因执著于梦想,入选为2012年CCTV体坛风云人物年度未名人士体育精神的候选人,并先后获得“2009——2010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2007——2008年度吉林省业余训练先进工作者”、“延边州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等多项个人荣誉。
面对成绩,李雪峰说的最多的就是,“成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得到,它需要舍弃太多、牺牲太多。然而不论怎样,我是不会放弃的,绝不!”
是教练 更是父亲
“在我这儿有65个孩子,其中有12个孩子是孤儿,他们都是我的小孩儿,手心手背都是肉,一个都不能少。”
在队员们的眼中,李雪峰是一个“铁面无私”的教练,对他们的训练是“高标准、严要求”,容不得半点马虎。用李雪峰的妻子李顺兰的话说就是,“还没等他出现在训练场,光听到他的脚步声,孩子们都吓得严肃起来,一点都不敢偷懒。”然而,私底下,这个刚强的汉子也会表现出柔情慈祥的一面。
虽然在训练场上,李雪峰很严肃,但私底下,他是一位慈祥的“李爸爸” 金鑫 摄
三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延边电视台《伸出友爱之手》的栏目中,李雪峰看到了一些孤儿的不幸遭遇,他们从小没有父母,有的孩子还不同程度患有残疾,这让李雪峰看着很揪心。在年根儿底的一天,李雪峰带着慰问品来到了那所孤儿院看望那里的孩子。“他们的处境,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许多偏远农村的房子都要倒了,家中只有年迈的老人,家庭支离破碎,孩子们用渴望关怀的眼神目不转睛地盯着我看,我的心都碎了。”怎么办?现在已经负债累累了,还要不要收养这些孩子?李雪峰做了很大的思想斗争。最终,他毅然选择把一些有体育天赋、吃苦耐劳的孩子接到了自己的训练馆。从此以后,李雪峰除了追逐自己的奥运梦想,他又多了一个温暖的称号,李爸爸。
俞泽军告诉记者,这里,就是他的家,李校长就是他的爸爸 金鑫 摄
“柔道队就是我的家,李校长就是我的爸爸。”说这句话的是俞泽军,今年17岁,他是12名孤儿中的一个。2012年的某一天,李雪峰来到了龙井市孤儿院选拔运动员,因为正值学校放假,李雪峰索性就把想要来训练馆练两天的孩子都带了回来。跟着李雪峰来的孩子大概有10名,然而几天下来,许多孩子因为吃不了苦而打了退堂鼓,最终只有三个孩子留了下来,其中,就有俞泽军。“我回去了,也没什么亲人,还是要一个人生活。这里虽然辛苦点儿,但我喜欢柔道,喜欢李爸爸,他还为了治好我的耳朵,带我去做针灸,四处去看病。我真的很幸福,因为李爸爸给了我一个家。”俞泽军动情地说。
伤痛,对于一个运动员来说,是成长更是骄傲 金鑫 摄
说话间,记者注意到了俞泽军的手,如果不看他的脸,很难想象这双长满老茧的手竟出自一个年仅17岁的孩子。记者看着很心疼,问他,累不累?俞泽军却憨厚地笑了笑说,“不累……因为李爸爸的梦想,也是我们的梦想。”每天,他和他的队员都要抓对方道服数百次,平均要摔别人200次,被别人摔200次,如此往复,只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这不禁让记者对眼前的这位17岁少年产生敬畏之情。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他们,承受了太多常人无法想象的寂寞与伤痛。
每天,队员们平均要摔别人200次,被别人摔200次 金鑫 摄
“这群孩子很懂事儿,也很争气。像俞泽军,他这几年成长飞速,在省里打比赛成绩非常好,现在是我们柔道队队长。虽然经济不宽裕,但每天都给这些孩子零用钱,就怕他们心里落差。中国古话讲,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得对我的孩子们负责,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李雪峰说。
首先要做人 再做运动员
“做运动员,不是光为了拿金牌,还要好好学习,包括学知识、学技术、学做人。”
训练馆的一角,挂着队员们写的毛笔字帖 金鑫 摄
在训练馆的一角,贴着许多毛笔字贴,字体虽然稚嫩,但却显出几分用心。每天早上5点30分,队员们起床开始晨练,早饭过后便进入了李雪峰为孩子们“私人定制”的学习时间。为什么叫“私人定制”呢?原因是李雪峰为了让孩子们提高文化水平和修养,结合运动员的自身特点,除了聘请老师教传统的“语数外”三大主科,还专门聘请老师教毛笔书法,旨意培养孩子们更好地调解自己的情绪。
队员们正在上文化课 金鑫 摄
李雪峰的良苦用心,最能看到眼里的就是文化课老师冯萍,她已经在这里工作了六七年。在她看来,李雪峰是一个特别重视教育的好校长。体育生学习激情不高涨怎么办?体育生孩子生性好动,上课捣蛋调皮怎么办?学了知识没有用武之处怎么办?起初,冯萍不知有过多少次想要放弃的念头。可这些疑虑却都被李雪峰一一打破。
李雪峰为队员挑选合身的衣服 金鑫 摄
为了更好地观察孩子们平时训练、学习、生活的情况,李雪峰借助高科技,在训练馆的角角落落安装了摄像头,实时观察他们的一举一动。每个队的队长、教练带头负责本队的课堂纪律,实在不行,就干脆坐在课堂上,督促孩子们学习。深入到队员的生活中,和他们一起吃饭、聊天,及时找他们谈心聊天。
通过几年的努力,孩子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有许多队员还考上了大学。“现在不比从前了,我们那个年代,没有条件学习外语、书法什么的,到了外国打比赛,一句英语都听不懂,有时候真是干着急。我没学好知识,不能让我的孩子重蹈覆辙,让他们掌握基本的外语知识,受一些文化熏陶,做一个有理想、有思想、有能力的运动员。我想,这才是培养运动员的初衷”,李雪峰说。
条条大路通罗马,运动员今后的就业也是李雪峰关注的焦点。目前队里的孩子都是青少年,将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李雪峰一直通过各种渠道,联系韩国、日本等国家,或国内其他的城市,为队员们今后的谋生寻找出路。“我不能只为了实现奥运梦想而一味地追求成绩,也要为孩子们的将来考虑。毕竟,除了我的‘小’家庭,还有一个‘大’家庭。”
守住朝鲜族的民族魂
“一个民族有许多灿烂的文化遗产,这其中也包括体育文化遗产。我是一名运动员,更是一名朝鲜族运动员,这个意义非凡。”
射箭,既是一项民族项目,又是一项奥运项目 金鑫 摄
在体育俱乐部,孩子们分练拳击、柔道、国际式摔跤、射箭等奥运会项目,还练习朝鲜族摔跤和射驽等朝鲜族民族项目。他有一个特别的要求,就是所有队的队员,无论朝鲜族,还是汉族,必须兼练朝鲜族民族项目,为朝鲜族体育保留火种。
队员们正在进行常规训练 金鑫 摄
这其中,射箭队却是个例外。因为射箭即是朝鲜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又是奥运会项目。李雪峰为了充分发挥民族优势,不惜重金从韩国聘请教练,还向体育部门申请了资金购买昂贵的器材。“我的女儿原来也是练习民族项目射驽的,并且身体条件特别好。可在她14岁时,扁桃体经常发炎,身体较为虚弱,没能继续练习下去,很遗憾。但她还是很有韧劲儿的,这么多年,为了学校的事儿,也没顾不上她,这孩子一个人在外地求学、刻苦训练,最终实现了自己的大学梦想,考上了自己喜欢的滑雪专业。从追梦的角度来讲,我女儿是不是特别像我?”说完,便哈哈地笑了起来,眼神中流露出难得一见的温情。
李雪峰和他的妻子在翻看精心搜集整理的民俗画册 金鑫 摄
除了有着民族情结,李雪峰最近还在搜集整理《中国朝鲜族百年传统民俗体育画册》,现已进入了收尾工作。提起图片的搜集过程,李雪峰感触颇深,“起初,我只是想整理朝鲜族传统摔跤项目的发展历程,可搜集过程中,却发现了许多翘板、荡秋千等其他项目的珍贵历史照片。有的照片都是民国时代日本人拍摄的,是龙井的一位老先生从日本人手里购买回来一直珍藏到现在。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我走遍了吉林、黑龙江、辽宁、山东等大半个北方,遇到了许多人,听到了许多故事,这愈加让我坚定自己的决定,我是朝鲜族,传承朝鲜族体育和朝鲜族体育文化,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采访侧记】在没有进入星洲俱乐部之前,记者对柔道、摔跤、射箭等体育项目都停留在了电视的画面里,以至于第一次踏进射箭训练场,竟然惊呼到,“原来射箭要离靶子那么远?”引来队员和教练的一片笑声。没错,他们就是这么一群可爱的人,如同他们的“李爸爸”,淳朴、刚强、执着。
透着汗味、挂着五星红旗、喊着“啊、嘿”的训练口号,勾勒出了训练馆极其普通而又令人难忘的印象,那是一种如同喝了烈酒般灼热的感觉,强烈而又真实。
从采访前,通过各种媒体报道,知道了一个为了奥运梦想而努力奋斗的朝鲜族男人,到采访后,读出了一个不只为了奥运梦想,同时肩负起更多社会责任的性情汉子,李雪峰,记者将深深地记住这个名字。
三月,早春的风透着些许寒意,记者走在了高低起伏的回城路上。想必不久之后,所有的枯萎、萧瑟将退出季节,花儿红了,草儿绿了,影绰颜姿,一派万象更新。驻足凝望着写有“民族体育训练馆”的星洲体育俱乐部,记者仿佛看到了运动员们正挥洒着青春的汗水与激情,惊醒了冬日的酣梦,一切都变得生机盎然。
http://www.yanjinews.com/uploadfile/2014/0321/thumb_150_105_20140321084747683.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