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基层,是新闻报道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从即日起,本网记者将深入基层一线,深入群众生产、生活,深入田间地头、厂矿社区,用心灵倾听百姓心声、用双脚展开田野调查、用镜头捕捉时代变迁……
春风是召唤万物复苏的使者,在它地轻抚下,大地的积雪慢慢融化,山间的溪流慢慢恢复了奔腾的脚步;春雨是滋润万物的养料,有了它的呵护,万物仿佛都恢复了生机,为人们带来了生命的希望……
一元复始,万物更新,在这个播种美好、孕育生命的季节里,3月4日,记者再次踏上了走基层之路,来到位于朝阳川镇的勤劳村、太兴村,了解村民备春耕情况。
朝阳川镇勤劳村六屯的农田 韩丹 摄
农田里的土壤表面还在冻结韩丹 摄
离开了喧闹的都市,乡间的空气清心润肺。汽车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前行,微黄空旷的农田,还在零星的积雪下沉睡。三三两两的农民,在田里割着枯黄的玉米秸秆。
记者向村民了解情况 韩丹 摄
从镇政府出发,经过20余分钟车程,记者来到朝阳川镇勤劳村6屯,在一家低矮破旧的副食商店门前,70岁的屯长郭秀峰早已在此等候。
一盼有钱买农资
看到记者的到来,埋头抽烟的郭大爷缓慢地将头抬起,用干瘪黝黑面孔强挤出一丝笑意。在简单的寒暄过后,记者直入主题,了解郭大爷及身边农民的备春耕情况。
记者向村民了解情况 孔威 摄
“去年雪挺大的,今年估计能有个好收成吧?现在地里情况怎么样了?你们目前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啊?”
“去年雪挺大,地里应该不缺水,情况挺好。但现在地里的土都冻着呢,等开化了才能干活。现在就采购一些种子化肥啥的。”
“郭大爷,你家有多少地啊?去年你家收成怎么样?”
“我家共有12.7公顷田地,水田9公顷,旱田3.7公顷,水田主要种植水稻,旱田主要种植玉米。去年我家种粮收入达17万多,去掉买种子、化肥和农药等成本,净收入达有10万元。”
简单的问答过后,记者对郭大爷家的情况有了简单的了解。但是令记者疑问的是如此可观的收入,为何郭大爷还是愁容满面呢?
在郭大爷地带领下,记者走进那间低矮的副食品商店。浓重的旱烟味铺面而来,昏暗的光线下,屋内火炕上横七竖八的躺着六七位农民,地上还站着几位,不足20平米的狭小空间内,被挤了个满满当当。大家有的低头按着手机,有的低头抽着烟,都默不作声。经过询问,记者得知原来这些农民都是因为手头缺少购买农资的钱而犯愁呢。
郭大爷说,虽然他家去年收入很高,但是今年大部分都投入到购买农业机械当中了,导致现在购买种子化肥缺少一部分资金。“像我家这样的村民不在少数,去年种地挣了点钱,但都盖房子、搞装修、买机器啥滴,弄得大家手里都没了流动资金。”
郭大爷说,“虽然自己家现在化肥种子都已经在镇里预定了,可是由于不能一下子交全款,不能拉回自己家中,还是不放心,因为根据往年的经验,到真正付款的时候,有可能还会涨价,每当想到这些心理就很不痛快。”
二盼贷款更方便
在与几位农民交流中记者得知,每年到备春耕的时候,几乎每家都愁钱。按照往年惯例,他们都会到镇里的农村商业银行去办理无抵押低息贷款,可由于今年银行制度的一些改革,令贷款迟迟办理不下来,为了能购买种子化肥等生产必需品,有的村民只好去借高利贷。
记者向村民了解情况 孔威 摄
提及贷款制度有什么新改变,村民们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要携带身份证、户口本、土地承包证等证件、证明,贷款前要核对信誉度,仅电子扫描,光表格差不多有30张,材料太多,项目太繁琐,去银行跑三四趟,贷款钱也下不来,就是贷款下来也到了4月份,到时候买什么都晚了……记者询问大家为什么不去其他银行贷款,农民们表示,其他银行虽然下款比较快,可是利息很高。
为贷款发愁的农民们 韩丹 摄
带着农民反映的问题,记者走进延边农村商业银行朝阳川镇营业网点。办公桌前两个信贷员手中不停地忙碌着,一边的座位上,七八位农民在焦急地排着队。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信贷员告诉记者,看到每天排队办理业务的农民他们心里都很焦急,但是一切工作都要符合手续,材料做不好,没有办法发放贷款。其实去年制度没有改变前,他们每天能办理10余笔农民贷款,可今年平均每天只能办理3到4笔,今年截至3月4日,该营业点才放款30余个。
据了解,朝阳川镇目前共有8000农户,假如有1%的农户要办理贷款,以他们两位信贷员的速度,至少要一个月才能办理完毕,再到农民拿到钱,还要等一段时间,可是到那时,备春耕的最佳季节已经过去。
记者随后就联系了延边农村商业银行的相关人员。他们告诉记者,由于今年总行新上的电脑信贷系统,个别信贷人员由于不熟悉,导致速度很慢,他们正在想办法,一方面让信贷人员尽快熟悉系统,提高效率,另一方面,考虑增加人员,尽快把农户的贷款放下去,让农户安心。
三盼低价买到好种子
离开延边农村商业银行朝阳川镇营业网点的路上,记者看到街边马路上有很多种子商店、农资商店。虽然到了备春耕季节,但商店门前却非常冷清。
在农田里劳动的农民 韩丹 摄
记者推开一家惠农农资有限公司的大门,里面的情形更是冷清。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本地种子行业生意特别不好做,一方面是部分农民贷款还没下来,另一方面是很多农民都组团去外地购买种子了。虽然延吉本地销售的种子都是有国家注册专利的保质、保量的种子,但价格比外地的杂牌种子要高一些。
玉米种子 孔威 摄
截止到目前,该商店才销售出玉米种子1000多袋,水稻种子10万斤,这比去年同期下降了很多。该公司负责人表示,对于一些信誉好的手头没有钱的老客户,该公司已经将部分商品赊出。
农民们刚购买的化肥 韩丹 摄
延吉市朝阳川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崔龙万告诉记者,每年都有很多农民贪图种子价格低,去外地购买。结果造成种子发芽率不达标,收成不好,产生纠纷。所以他提醒农民,还是尽量到当地能出具农业局正规收据的农资商店购买种子、化肥,一旦发生纠纷也会得到法律的保护,让损失降到最低。不然购买了假种子、假化肥耽误收成将得不偿失。
【编后语】离开村民,离开农村商业银行,村民期待的眼神却久久地印在记者脑海,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一年之计在于春,播种时机不等人,错过佳期,一年希望将成泡影。
近年来,国家持续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希望大力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居民生活差距。政策的扶持、资金的投入,已经让农村从村容村貌到农民生活都今非昔比。在近日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报告中,多次提到要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改革发展,农业投入只增不减;再减农村贫困人口,提升城乡生活差距,努力提升农民生活质量。
当下,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国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群众路线实践活动,最根本的目的是人民群众得实惠,让人民群众共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关注农村,关心农民生活应该不能只停留在表象和口号中,而要是实实在在落在实处,要让活动真正走进群众中,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解决困难。了解村民期盼,真正为他们解决难题,这才是群众路线实践活动的宗旨。我们希望延吉农民的期盼,快快变成现实。
http://www.yanjinews.com/uploadfile/2014/0310/thumb_150_105_20140310074224738.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