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9月19日,2013年“金达莱之夏”广场群众文化活动——快乐延吉大舞台完美落下帷幕。从今年的5月31日首场演出至今,快乐延吉大舞台已经演出100场,演出节目800多个,参演人数达8000余人,参与观众40余万人次。延吉以“快乐延吉大舞台”为载体,带动了全市的广场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兴起,在全市掀起了一阵“广场文化”热,促进了各族群众文化交流,全面唱响服务群众、引导群众、幸福群众的“三部曲”,向世人奏响文化惠民的最强音。
在快乐延吉大舞台上,没有明星大腕,没有华丽舞美,这里的主角,都是来自街道社区的群众、乡镇农民、在校学生、驻地官兵等“草根明星”,他们用自己的歌声、舞蹈,演绎幸福,抒发快乐。“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精彩背后,是“草根明星”们的黙黙付出。近日,延吉新闻网走近这群“草根明星”,用镜头捕捉他们的精彩瞬间,用文字揭开镜头背后的故事。
她,在大大小小的国内外舞台上已演出近30场;
她,曾多次参与中央电视台大型文艺演出的录制;
她,在国家级全国艺术特长生认证考试中以优秀的成绩考取最高等级12级;
她,获各类舞蹈的奖项数不胜数……
然而,她,年仅10岁,是延吉市延新小学普通的五年级学生。
“意外摔倒”留阴影 “大舞台”重获自信
2013年9月11日,快乐延吉大舞台迎来了建工街道专场演出。第三个节目正在舞台上顺利进行,在后台,有一位身穿朝鲜族服装,背着长鼓,神情略显紧张的小女孩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她叫潘诗恩,今年10岁,按理说,对于“久经沙场”的她来说,应早已习惯这样的演出,然而后来才知道,她的紧张,另有其因。
演出开始前 潘诗恩 供图
快乐 延吉大舞台演出 金鑫 摄
快乐 延吉大舞台演出 金鑫 摄
快乐延吉大舞台演出 金鑫 摄
2011年的夏天,当时只有8岁的潘诗恩,去长春参加一个省级的舞蹈比赛,场地设在了室外。由于长鼓系在腰间,她在舞蹈过程中,无法看到地面,全凭自己的感觉去掌握。当比赛进行到最激烈时,潘诗恩手捧长鼓,绕着全场旋转跳舞,然而一块凸起的地板,将快速旋转的潘诗恩绊倒在了舞台上,顿时场下一片笑声,大家都认为小女孩会放声大哭并退出比赛,然而她不顾膝盖上磕出的伤口,迅速地站了起来,并继续完成接下来的舞蹈动作。当音乐结束时,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大家都为这个小姑娘的勇敢而感动。回到后台的潘诗恩,看到了等候在那里的妈 妈,她再也忍不住伤口的疼痛,扑向妈妈的怀抱,放声大哭。那一刻,只有她们母女俩才知道,潘诗恩为了完成比赛,付出了多少辛酸。从此以后,潘诗恩对室外场地留下了小小的阴影。
“下面,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有请潘诗恩小朋友为大家带来《长鼓舞》”,快乐延吉大舞台的主持人正在为潘诗恩的节目报幕,潘诗恩立刻调整好状态,准备上场。当熟悉的旋律在大舞台响起,当明亮的镁光灯聚焦在她的身上,她仿佛忘记了自己置身于何处,尽情享受着舞蹈带来的激情与欢乐。“因为平时很少在室外场地演出,所以一看到是室外场地,就有些紧张。不过大舞台的观众十分热情,让我在室外舞台上重新找回了自信”,潘诗恩在演出结束后如是说。
比起出门比赛 更喜欢在学校学习
记者见到潘诗恩的时候,是在学校的教室里,当时她们正在进行包紫菜饭的活动。只见潘诗恩认真地在已经铺好的米饭上,小心翼翼地放着胡萝卜。提起潘诗恩,班主任金美花老师赞不绝口,潘诗恩的上进心非常强,在学校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好学生。虽然有时因为去外地演出而不能来学校上课,但她的学习成绩从来都没有落下过。每次回到学校,都带着许多不懂的问题,并虚心向老师请教,学习态度非常认真,老师和同学都非常喜欢她。
参加中央电视台节目录制 潘诗恩 供图
参加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式演出 潘诗恩 供图
参加比赛 潘诗恩 供图
近几年,潘诗恩获得的部分奖项 金鑫 摄
说着说着,记者听到了有位同学喊她,“半小时,半小时!”正当记者纳闷儿的时候,潘诗恩解释到,那是同学们给她起的“绰号”,因为她的名字用朝鲜语读起来,与“半小时”谐音。“我一点儿也不忌讳同学们叫我‘半小时’,我感觉特别亲切。对了,我除了舞蹈还有一个特长,就是喝水。因为每次跳完舞,我可以一口气喝下一瓶水!”说完,周围的同学哈哈地笑了起来,潘诗恩也跟着开心地乐。
由于平时比赛行程十分紧张,潘诗恩把在校园的时光当作了最好的休息时间。她告诉记者,学校里没有演出、没有竞争、没有压力,我非常享受在学校与小伙伴们一起玩乐的时光。
潘诗恩的母亲:她还只是个10岁的小孩
潘诗恩每天除了上学,就是穿梭于各种特长培训班了。10月12日晚,记者随着潘诗恩,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下了她忙碌而又普通的一天。
潘诗恩的母亲为潘诗恩系长鼓 金鑫 摄
潘诗恩的母亲向记者介绍女儿的获奖情况 金鑫 摄
潘诗恩正在练习舞蹈 金鑫 摄
潘诗恩正在练习长鼓 金鑫 摄
舞蹈老师正在指导潘诗恩 金鑫 摄
下午4时30分,潘诗恩的母亲准时来到学校接她放学,然后匆忙在车上吃了个汉堡,便赶往朝鲜舞学习班。一个小时的训练结束之后,又赶往下一个打击乐培训班。训练间隙,潘诗恩的母亲赶回家,在家中做好晚饭,再返回训练班。待潘诗恩休息的时候,吃晚饭。而此时,已近晚8点。所有的课程结束之后,回到家中,她还要温习功课,直到晚11点,才能入睡。
“诗恩特别要强,有时候看着她为了学习舞蹈,放弃了所有休息时间,每天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我就特别心疼。今年夏天,为了准备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录制,她膝盖练得青一块、紫一块,甚至都流血了,可诗恩却用手将血迹一抹,继续站起来练习。她的坚强,让做母亲的更加心疼”,说着,潘诗恩的母亲声音哽噎,眼眶湿润。
在车上睡着的潘诗恩 金鑫 摄
与印度演员合影 潘诗恩 供图
正在包紫菜饭的潘诗恩 金美花 供图
正在练习手鼓的潘诗恩 金鑫 摄
认真听讲的潘诗恩 金美花 供图
面对荣誉和光环,小小年纪的潘诗恩有着自己的理解,她认为自己跟普通人一样,只是更加热爱舞蹈而已。潘诗恩的母亲也经常告诫她,不要做最好,只要做更好,要注重过程,不要重视结果。
【编后语】与潘诗恩相处的短短的两天里,大部分都是在 “赶路”中完成采访的。记者随着她们辗转于各个培训班,在赶路间隙,与她们做短暂的交流。其中,有一幕深深地触动了记者:一次,在赶路途中,潘诗恩蜷缩在汽车后座里,手底压着中央电视台“优秀演员”的奖杯,甜甜地睡着了。看着年纪尚小的她,吃不好饭、睡不好觉,每天穿梭在各个演出舞台上,背负着成年人都难以想象的负担,记者心中既欣赏又心疼,因为她还是个十岁的孩子啊!
虽然你现在还只是一株稚嫩的幼苗,然而只要坚韧不拔,终会成为参天大树;虽然你现在只是涓涓细流,然而只要锲而不舍,终会拥抱大海;虽然你现在只是一只雏鹰,然而只要心存高远,跌几个跟头之后,终会翱翔蓝天。哭过,笑过,跌倒过,也爬起过,不论今后遇到了怎样的困境,衷心祝愿小诗恩,尽情享受舞台,并舞出更加七彩的童年。
http://www.yanjinews.com/uploadfile/2013/1017/thumb_150_105_20131017035747229.p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