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 延吉视点 > 正文  
站内搜索

【深调查】“失独家庭”心理救助刻不容缓

【深调查】“失独家庭”心理救助刻不容缓

2013-10-15  来源:延吉新闻网  作者:魏玉华  阅读:  字号:【
【新闻背景】
   有消息称,目前中国的失独家庭至少已超百万,人口学家预计,中国失独家庭未来将达到一千万。民政部表示,失独老人将参照三无老人的标准,由政府来供养。

【名词解释】
   “失独家庭”为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伤残、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和收养子女的家庭。

   “失独者”为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伤残、死亡,不再生育和收养子女的父母,他们年龄大都在50开外,经历了“老来丧子”的人生大悲,已失去再生育能力。

     

    在我们的周围,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痛失独生子女却不能再生育,“独苗”夭折,导致他们中有的精神失常,有的家庭破裂,有的老无所养……那么,究竟是精神空虚更难捱,还是养老压力更沉重?失独家庭急待解决的都有哪些问题?近日,记者走访失独家庭和相关部门,了解失独家庭现状。

高国友:与世隔绝 不愿触及心底的痛

    见到高国友是在北山街道丹春社区的办公室。他个头不高,皮肤黝黑,眼窝深陷,大大的眼睛暗淡无光,57岁的他看上去却像是70多岁的老人。

    坐到沙发后,他始终低着头,双手紧握着放在双腿上。在记者的引导下,他断断续续的讲述了他的故事。

    高国友曾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他在住宅公司上班,妻子王晓(化名)在儿童食品厂上班。唯一的女儿高芳(化名)长得像他,性格也像他一样活泼开朗。

    然而,幸福生活却嘎然止于1999年1月的一天。那天高国友像往常一样上班,妻子和13岁的女儿在家。接近中午的时候,高芳接了一个电话便出门了。想到女儿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正在洗衣服的王晓也没问高芳去哪。

    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高芳竟是一去未还。当天,高芳被人绑架,后来又被残忍地撕票抛尸荒野。

    虽然案件很快告破,但丝毫不能减轻高国友夫妻俩失去女儿的痛。曾经温和敦厚的高国友脾气变得越来越暴躁。他始终觉得是王晓的疏忽才令他失去了宝贝女儿,所以每当被痛苦折磨得无法言喻的时候,他都会控制不住地责备王晓。王晓何尝不痛,她整日以泪洗面,心痛自责。

    “一看到她(王晓),我就会控制不住的想起女儿。”2001年,高国友和王晓这对曾经恩爱的夫妻离婚,原本幸福的家庭就此破碎。

    此后,高国友与亲戚朋友断绝联系。“我不想见到他们,不想他们问我孩子的情况,更怕看到别人一家幸福的场面。”高国友说,2003年,公司倒闭,下岗后,他就干点苦力养活自己。2008年,他得了心脏病。5年来,一共住了六次院。挂号、办理入院手续、检查、治疗都是他自己做。

    由于身体不好,高国友无法再从事体力劳动,向社区申请了低保。如今,他靠每个月400多元低保金维持生活。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每当提起高芳的时候,高国友都会不自觉的把脸侧向另一方,似乎很抗拒提起女儿。

    高国友说,为了防止睹物思人,女儿的东西他一件都没保留。“回忆都是痛苦,我只能尽量不去想以前的事。”时间可以愈合肉体上的伤,却难以抚平他们心坎上的痛。

金阿迈:不愿成为孙子的包袱
 
    82岁的金阿迈住在北山街道丹延社区。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引领下,记者来到了金阿迈家。

    阿迈家收拾的干净整洁。电视柜上,一张全家福摆放的工工整整,玻璃片被擦拭的干净透亮。照片中,金阿迈和老伴坐在前排,后面站着的是阿迈的儿子和儿媳,还有两个孙子。这曾是一个令人羡慕的幸福家庭。

    金阿迈的老伴是老党员,年轻时工作繁忙。为了支持老伴工作,金阿迈只生了一个儿子。儿子从小聪明懂事,是全家人的骄傲。而且,这唯一的儿子非常孝顺,金阿迈患有严重的风湿病,腿脚行动不便,儿子就事无巨细的照顾她。金阿迈有两个孙子,都是品学兼优,大孙子和小孙子大学毕业后,相继到上海工作。

     然而,一场疾病破碎了这个幸福的家庭。2008年,金阿迈的儿子因为心脏病,突然离世。时至古稀,却惨遭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金阿迈整日以泪洗面,强忍丧子之痛。

    2010年,金阿迈的老伴也撒手人寰,金阿迈备感孤独和寂寞。她的儿媳妇一直在国外打工,担心她无人照顾,小孙子放弃了在上海不错的工作,回到了延吉某单位实习。

    看着小孙子每日奔波于家和单位,至今还没找到稳定工作,也没有合适的对象,金阿迈心疼的偷偷抹眼泪。她多次提出去养老院生活,但孝顺的孙子坚决不同意。[page]

    “这是儿子送给我的,现在却只能是一种怀念了……”顺着阿迈的眼神,记者看到墙上挂着一个写有朝鲜语的挂件。并不明亮的咖啡色,却灼痛了金阿迈眼睛,她双眼含泪的告诉记者:这是儿子生前挂上去的,意寓一家人互相信任、关爱,父慈子孝,才是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

    虽然儿子离开5年多了,虽然还有孙子为伴,可金阿迈的丧子之痛似乎未因时光的流逝而减轻。当记者问及金阿迈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助解决时,她含泪说:“我亲人少,等我死了,你们来送送我就行。”

记者调查:失独家庭有多少
   
    记者在延吉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了解到,2012年,延吉市申请享受吉林省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的伤残家庭和死亡家庭人数是751人。

   “这个数字并不能准确说明延吉到底有多少失独家庭或失独者。”市计生局奖扶科科长王楚凡说,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对象有年龄上的限制,只针对女方为49周岁以上独生子女伤残或死亡后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的夫妻,这其中不包括外出打工或未主动申请扶助的人。

    市计生协会秘书长隋洪文表示,今年,延吉市根据省里规定,拟为计划生育空巢家庭办理50元的意外保险,而这里指的空巢家庭就是计划生育范围内的特殊家庭。按照省里确定的人数,延吉市享受此政策的为742人。但是,这也不能完全说明延吉市的失独家庭和失独者数。

    不论有多少失独家庭,有一个数字却是不容忽视的。记者从市计生局提供的2012年延吉市特别扶助人数测算汇总表上看到,去年,延吉市新增享受扶助政策的失独家庭人数为115人,也就是说,去年延吉市至少新增失独家庭57户。据专业人士估计,由于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一代陆续开始进入老年期,失独家庭还将大幅增多。

心理专家:心理救助刻不容缓
 
    北山街道计生办主任李英兰,已经在这个岗位4年多,经常近距离地接触失独者。她说,有的失独者以酒精麻痹减轻痛苦,导致酒精中毒;有的失独者看到别人一家幸福生活的样子会触景生情,所以断绝一切与外界的往来;有的失独家庭因为女方无法再生育,而导致家庭破裂。
 
    李英兰认为,对失独家庭及时提供心理疏导是现阶段最重要的。
 
    “90%以上的失独者会产生抑郁症等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及时采取心理干预,将可能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对失独者提供心理救助刻不容缓。”延边心理咨询研究会会长李明善如是说。
 
    李明善告诉记者,他曾接手过一个典型案例:有一位离异母亲,因为独子遭遇车祸离世而深受打击,得了严重的抑郁症。心理痛苦长期无法排解,这位母亲竟被人引上了吸毒之路。然而,毒品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在仅有的积蓄被吸光后,这位母亲找到了李明善,寻求心理救助。经过了长达6个多月的心理和排毒治疗,这位母亲终于摆脱毒瘾,并找到工作。现在,她还找到了男友,准备组建新的家庭,开始全新的生活。
 
    李明善说,目前,延边还没有官方的心理机构,提供专业心理咨询的民间团体和社会组织仅有7家左右,真正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不足50人。从行为角度来讲,真正把失独者的心理疏导清楚,把问题解决,至少需要30多个小时,以现有资源,根本无法对每个失独者进行免费治疗。[page]
 
    李明善认为,由政府成立专门的心理机构,或者民间团体或社会组织提供心理咨询政府埋单是比较好的救助方法。
 
    心理问题并不只存在于失独家庭里,记者走访发现,随着失独家庭的增多,一些接触过这类人群的独生子女父母也产生了心理上的恐惧,许多年轻父母产生了要二胎以防后患的心理。35岁的杨女士的儿子才6岁,她很担心不幸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想趁年轻赶紧再生一胎,然而她并不符合再生二胎条件,无法申请指标,所以希望国家能放宽计划生育政策。
 
    李明善表示,独生子女的家庭比较缺乏安全感,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孩子已经上初中或高中了,家长却依然坚持接送孩子。

专业人士:对症下药 分类救助
 
    面对这样与日俱增的失独群体,究竟该给予什么样的救助比较合理?有人建议,对症下药是解决失独家庭问题比较好的方式。
 
    以北山街道为例,截至去年,北山街道累计失独家庭已经达到57户,其中有退休金的27户,占总人数的50%,退休金最高的为4300多元;低保户11户;既无退休金也不享受低保的为19户。
 
    “如果能根据他们实际情况分类救助比较合理,经济能力较强的,可以重点在精神慰藉上予以帮助,比如开展心理辅导、义务巡诊、临终关怀等多元化服务;经济上困难的,应该加大扶助力度,保证失独者衣食无忧。”
 
    据了解,目前,我市独生子女伤残家庭每年每人可领取1320元的扶助金,独生子女死亡家庭每年每人可领取1620元的扶助金。对于一些贫困家庭来说,这些救助也只是杯水车薪。
 
    另据消息称,我国将对失独老人参照“三无”老人管理。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市还没收到省州相关通知和规定,所以还没有开始此项工作。
 
    记者走访发现,失独群体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些热心人士给出建议:民政部门成立专门的救助部门,并给予长期救助;完善养老保障制度,建设专业的养老院,让失独者老有所养;保障和保证生活、治病所需,让失独者没有后顾之忧。


 
【责编 王春荣 李军广

 
http://www.yanjinews.com/uploadfile/2013/0311/thumb_150_105_20130311093435850.jpg
相关热词搜索:调查 家庭 心理
上一篇:抄表员强制停电的做法是否妥当?
下一篇:公共停车泊位划线收费为哪般?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频道月排行
·天津港爆炸事故,怎可能官官相护 [08-17]
·天津爆炸事故,问责不会“只捏软柿子” [08-19]
·有领导退下多年还不撒手 让新领导为难 [08-10]
·有权当用,别让机遇期变"蹉跎期" [08-11]
·提速降费,运营商该让用户早“获得” [07-28]
·冬奥,北京与世界又一次“美丽约会” [08-03]
·灾难从来都不只是“假想敌” [08-14]
·“互联网+”时代,换脑当先行 [07-29]
·爬坡过坎,东北人口红利从哪来(连线... [08-10]
·政府搬迁,楼市就涨? [08-24]
图片新闻
政府搬迁,楼市就涨?
政府搬迁,楼市就涨?
政法委副书记打副市长和解即了?
政法委副书记打副市长和解即了?
“准点下班”呼唤换位思考
“准点下班”呼唤换位思考
天津爆炸事故,问责不会“只捏软柿子”
天津爆炸事故,问责不会“只捏软柿子”
外媒看延吉
·【交通部】延吉运管所重拳出击整治道... [08-24]
·【北国网】沈阳到延吉将运行3小时54分 [08-20]
·【县域经济网】延吉以“产城融合”助... [08-20]
·【央视·大手牵小手】延吉市中央小学... [08-19]
·【城市发展网】吉林各县市区国家级荣... [08-18]
·【中国吉林网】第二届中国(延吉)民... [08-18]
·【央视网】阿里满天星“点亮中国”溯... [08-17]
·【吉林日报·头版】延吉开展纪念抗战... [08-17]
·【吉林日报·头版】延吉成为阿里巴巴... [08-12]
·【东亚经贸新闻】延吉绿化三大指标赶... [08-11]
延吉简介 - 网站简介 - 联系方式 - 营销中心 - 免责条款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新闻归档 - 专用邮箱
Copyright (C) 2011-2016 www.yanji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共延吉市委宣传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吉ICP备12000887号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新出网证(吉)字156号
0433-8333404(外联) QQ:663914 E-mail:YJxww2012(a)163.com
技术支持:延边速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