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电视新闻
融媒集萃
视·听延吉
图片新闻
记者文集
专题专栏
融媒直播
新时代文明实践
延吉概况 延吉新闻 社会民生 公示公告 媒体报道 街区新闻 周边县市 旅游指南 教育资讯 机关党建 青年延吉
您当前的位置:延吉新闻网 [YanJiNews.com] > 新闻中心 > 社会民生 > 正文

延吉市各相关部门详解“大学生暑期旅行‘就’在延吉”政策

2024-06-24  标签: 来源:延吉新闻网  作者:金玲慧
  6月24日,在2024年“大学生暑期旅行‘就’在延吉”活动新闻发布会上,延吉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国资中心、市商务局、市文广旅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就此项活动有关政策进行了详细解读。

  一、暑期活动购物政策中专属政府消费券活动有哪些具体举措,哪些人群可以使用,应该如何操作?

  延吉市政府决定于2024年7月1日投入500万元政府消费券。“大学生暑期旅行‘就’在延吉”政府消费券活动适用于全国在校大学生到延旅游消费,大学生可直接在参与活动的企业现场直接用支付宝支付。活动主要内容为:一是消费券面额设置。分为餐饮、百货零售和超市、药品、景区景点共4类。其中:餐饮、百货零售、超市、药品消费券分别为10—30元不等,景区景点类消费券为5—30元不等。二是获得方式及流程。此次消费券,需要消费者在支付宝App搜索“码上优惠”小程序或活动期间内前往指定商家,通过扫描商户入口处或收银款台的支付宝小程序“码上优惠”二维码进入“全国大学生暑期旅行‘就’在延吉”页面领券操作,可按需选择各档位消费券,每种面额的消费券每个用户限领1张,数量有限,先到先得,领完即止。三是消费券使用规则。1.在企业优惠基础上,本次消费券可叠加使用。2.每人每天每个档位可领取一次。3.在使用消费券后15天内订单发生退款时,用户实际支付金额退回至原支付账户,消费券金额不可拆分退还,需全额退款。

  二、人才驿站的住宿环境怎样?

  2023年,延吉市对原有硬件设施,进行初步改造再利用,形成人才驿站。每个房间含两张单人床、空调、电视、热水器等设施,以及一次性拖鞋、洗漱用品等消耗品,同时驿站内设有超市,可以满足入住人才的基本购物需求。为各类应聘求职、来延旅游的青年人才提供临时的安居场所。据统计,2023年暑期活动期间,人才驿站向1026名应届毕业生提供了5天4晚免费住宿。今年暑期为持续深入开展大学生暑期活动,继续完善升级驿站配套设施,切实提升旅游、工作、创业的各类青年人才来延体验。

  三、应届毕业生及毕业两年内尚未就业的大学生如何申请人才驿站?高校来延开展暑期研学活动群体应该如何申请人才驿站?

  应届毕业生及毕业两年内尚未就业的大学生可以关注市委组织部“人才延吉”微信公众号,点击菜单栏“人才延吉”→“人才驿站申请”,查看申请须知,并按流程订房、填写人才驿站申请表。提交申请后,1个工作日内会收到短信提醒是否通过审核;针对暑期高校20名以上大学生群体到延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各大高校团委可以致电0433—2521501咨询申请人才驿站住宿。

  四、近年来,延吉市依托独特的民俗文化和美食文化持续火爆出圈,今年暑期在文旅活动方面有哪些举措,为大学生暑期旅游提供了哪些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

  今年暑期,延吉市针对大学生和中、高考毕业生推出了多项优惠活动,一是恐龙王国,针对暑期推出大学生单人票、大学生3人票和中、高考毕业生特惠票。7月5日—8月31日,还将开展“野龙Disco”“仲夏夜之梦”以及“NPC互动”等多项暑期活动。二是恐龙博物馆,在校大学生持有效学生证件可享受免门票优惠。三是中国朝鲜族民俗园,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学生(凭有效证件),可购买半价优惠票。同时,每周六、周日11时和13时在园区多功能剧场举行民俗歌舞表演,每周五、周六18时在演艺广场还有印象延吉、DJ派对等演出。四是朝鲜族民俗风情诗画《四季如歌》,于每周五、周六晚7点半在延吉市文化馆剧场上演,大学生凭学生证购票享受优惠政策。

  五、在暑期人才引进工作等方面有什么具体举措?

  针对7—8月暑期毕业季,大学生密集来延期间,会定期举办“招聘日”活动,改变传统招聘方式,在中国朝鲜族民俗园、人才驿站等大学生聚集场所,组织开展“青年延吉 汇聚有你”大学生就业系列招聘会,统筹全市医药、计算机、电子商务、生产制造等重点领域用人需求,搭建就业招引平台,广开人才引进渠道,抢抓人才引进的关键期、黄金期。利用“青年延吉”小程序、延吉市人才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等公众平台开展网络招聘、政策宣传、探企拓岗等活动,打造岗位信息、政策“零距离”,促进人才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为毕业生提供青年就业见习岗位560个,鼓励毕业生来延学习、生活、就业见习,感受朝鲜族文化特色,爱上延吉、扎根延吉。

  同时,依托去年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青年延吉”城市发展三年规划,大力宣传“真金白银”补贴和安居住房、子女教育、老人赡养等31条“青年延吉”吸才纳才政策,努力将“流量”转化为“留量”。

【责编 王春荣】
微信 扫一扫 关注《延吉新闻网》公众号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将注明具体的来源,其目的在于向社会公众传递、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信息来源,并自行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