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电视节目
微视频
融媒直播
融媒大喇叭
高新技术产业区
空港经济开发区
新时代文明实践
延吉摄影
延吉概况 延吉新闻 社会民生 公示公告 外媒报导 街区新闻 周边县市 旅游指南 教育资讯 图片新闻 记者文集 机关党建 活力河南 关工委 向阳幼儿园
您当前的位置:延吉新闻网 [YanJiNews.com] > 新闻中心 > 社会民生 > 正文

谱写民族团结进步的时代新篇章

——延吉市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纪实

2019-10-17  标签: 来源:延边新闻网
  近年来,延吉市健全创建活动领导机制,努力挖掘创建活动特色内涵,创新创建活动载体,先后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县(市)”,连续五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进步的时代新篇章。


 
  凝心聚力 提振民族团结进步之信心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延长和扩大生命线首在凝心聚力。延吉市委、市政府始终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作为重中之重,贯穿到全市的重点工作当中。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意见》,对创建工作进行了远景规划。

  延吉市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相关单位各司其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民族团结创建工作领导体制。市属各部门、各镇、街道“一把手”为本单位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全市6个街道的78个社区和4个镇的56个村屯都组建了创建工作联络员,构建了“市—街道(镇)—社区(村)”三级创建工作网络格局。充分利用新媒体工具,建立了工作的群、微信群,每月定期召开例会,使各项活动上传下达落实顺畅。

  只有搞好民族团结,各民族才有凝聚力,干事业才能形成合力,也才能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向前发展。延吉市委、市政府每三年召开一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目前已召开18次,宣传推广了一大批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典型。


 
  共谋发展 夯实民族团结进步之基础

  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根本,也是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关键。延吉市副市长郭正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延吉市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加快发展的使命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在新起点上实现了新跨越。

  ——在扶贫领域,去年,延吉市利用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投资570万,扶持了1个重点产业项目和3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项目;投资513万,扶持了4个基础建设项目,即三道湾镇东沟村道路排水项目、三道湾镇支边村安全饮水工程水毁修复工程、小营镇东光村料场建设项目及朝阳川镇八道村安全饮水工程提升改造工程。

  ——在民生领域,妥善解决了设立清真屠宰点、回民墓地行路难等问题,落实了穆斯林群众肉食补贴、阿訇生活费补助等政策。针对少数民族困难学生上学难问题,多渠道筹措资金,开展“民族情,圆学子梦”助学活动,连续五年资助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和中小学贫困生共82名,发放助学金总计达13万3千元。

  ——在文化领域,打造民族团结文化品牌,编排大型朝鲜族民俗歌舞《四季如歌》,10年来累计演出1594场,观众多达40万余人次。举办“快乐延吉大舞台”广场群众文化节。坚持每年演出均超过80场,参与演出人员超过15000人,观众人数达15余万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在教育方面,坚持以创建民族教育品牌为目标,深化“双语”教育改革,将每年的5月、10月定为全市朝鲜族中小学“双语月”,大力营造双语学习氛围,丰富双语语言实践平台,保障双语教育教学改革健康持续发展。


 
  维护稳定 创造民族团结进步之环境

  稳定才能求发展,发展才能促团结。维护好社会和谐稳定,是各族群众的根本利益,也是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基本保证。

  2013年,延吉市被确定为全国第四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建设试点城市。以此为契机,全市突出特色,探索建立健全网络化、高效化、亲情化、系统化长效管理服务机制,努力变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存在的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取得显著成效。

  在创建活动中,延吉市建立统一管理机制,在全市78个社区统一设立综治信访站、民生服务站、群众工作站,创新推行“三站统管”社会管理新模式,出台《延吉市暂住人口管理暂行规定》,把流动人口纳入服务和管理的工作范围。延吉市北山街道丹山社区针对社区紧邻北大市场和夜市,流动人口相对较多的实际,社区成立“流动人口服务基地”,通过开展市民大讲堂、健康知识讲座、家政创业培训、心理咨询辅导等活动,增进各族流动人口与辖区各民族间、邻里间的团结,丰富其业余文化生活,使他们消除外来陌生感,增强社区归属感。2017年,延吉市成为“全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建设示范城市”。

  民族团结之花处处盛开,社会进步之果挂满枝头。试看今日延吉,正大步走在以经济社会发展增进民族团结、以增进民族团结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康庄大道上。


【责编 王春荣】
微信 扫一扫 关注《延吉新闻网》公众号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将注明具体的来源,其目的在于向社会公众传递、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信息来源,并自行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