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烟好榜样】丁昌礼——逐梦创新的“技术能手”
见贤思齐,笃行进德。榜样是标尺,丈量着我们前进的步伐;榜样是灯塔,照亮了我们前进的方向。为广泛宣传延吉卷烟厂榜样好故事,即日起,《延吉新闻网》开设【延烟好榜样】专栏,用感人、动人的事迹,为您介绍来自我们身边的榜样!
在延吉卷烟厂有这么一个人,他为人亲和、做事严谨。工作26年,从辅助工到挡车工、维修工、包装技术员,再到如今的设备主任,他一步一个脚印,怀着热忱的心,追逐着创新的梦。
检查设备 李军广 摄
他曾先后获得了吉林省烟草行业“技术能手”、吉林省总工会技术创新标兵和延边州、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他就是延吉卷烟厂卷包车间设备主任丁昌礼。
刻苦学习 “门外汉”变成“技术手”
1992年,丁昌礼参加工作。当他踏入卷包车间时,就被其中先进的设备、复杂的工艺、严谨的程序所震撼,看到整个车间工作流程,作为新手的他深深感受到不仅是技术调控,就连最基本的操作都成了横在他面前的一座大山,他自知一定要快速成长起来。
从此,车间成了他的理论课堂、实践基地。从每一份操作说明学起,从每一颗螺丝钉的用途摸索,跟前辈们学习机械原理、分析故障原因,在设备停机保养的时候仔细研究、反复操作、练习。经过不懈的努力,丁昌礼终于对机器设备的操作、维修不再陌生,迅速地成长为一名对各类设备像老朋友一样熟悉、能够使设备有效作业率不断提高并接近额定作业率的技术人员。
技术创新 为企业发展助力
作为一名企业悉心培养的技术人员,丁昌礼深知决不能仅仅满足于日常工作,必须要为企业的技术进步、科技创新加油助力。
检查包装质量 李军广 摄
检查设备 李军广 摄
近年来,具有个性化和差异化特性的小盒提拔式包装产品成为延吉卷烟厂抢先填补国内小盒包装形式空白、增加国内卷烟包装种类并成功赢得市场广泛青睐的独具特色的产品类型。
但就在准备大批量生产的时候,由于异型包装机生产速度慢,设备稳定性差,故障率高,投入的人力多,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新产品生产受到严重制约。在一次设备抢修过程中,操作工说:“如果这种烟包能在GDX2上生产就好了,既省时又省力,我们也就不用这么辛苦了!”一语惊醒梦中人,言者无心听者有意,正是这句不经意的话点醒了丁昌礼,他决心带领技术人员对设备进行改造,如此一来既可以掌握解决核心问题的方法和技术,又可以尽量利用生产间隙或是周末来维修,减小对生产的影响和花费开支。
检查设备 李军广 摄
检查设备 李军广 摄
通过对提拔式烟包成型过程仔细研究,对GDX2包装设备反复拆解,在查阅了无数资料、经过不断的论证和试验后,他和他的团队做出了GDX2设备改造的可行性分析报告,并得到了厂领导的一致认可和高度重视。2011年8月,延吉卷烟厂卷包车间GDX2生产提拔式烟包的改造项目正式启动。
此后,丁昌礼和他的团队便开始了“5+2”“白加黑”的日子。为了确保小盒翻盖能拔得出、卡得住、送得回,他们翻阅了大量资料,涉猎了机械、动力、电气等多个技术门类。在短短的八个月里,项目组先后完成了200多个零件的设计加工,累计绘制了360多张零件图和装配图。这种没黑没白的忙碌让他们忘了时间的流淌,他们只想用实际行动,来诠释热爱企业、奉献企业的誓言。
时光飞逝,2012年2月27日,设备终于实现带料生产调试。在所有人期待的目光中,设备运转起来。当商标纸被一张一张地传输到设备中,成品整齐顺畅地流出小盒包装机涌入下道工序时,丁昌礼知道,他们的改造比计划提前2个月成功了!他带领团队自主完成的异型包设备改造,为企业节约了近两千万元的费用。那一刻,泪水浸湿了他的眼眶,他既为了创造出国内第一台新式烟机设备而欢呼,更为了在追逐创新梦想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而振奋。
带头垂范 形成企业自主创新合力
说起技术创新,大家都会认为那只是技术中心或设备部门的事情,与己无关。而事实上,一线职工才是技术创新最好的发掘者。
丁昌礼说:“一线职工长期工作在生产第一线,对生产中的细节问题有着切身的感受,摸索出的经验往往能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长白山提拔式系列卷烟的生产设备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诞生的。”
为了发掘一线职工的创造力,丁昌礼带领团队把减轻职工劳动强度,降低原材料消耗,提高产品质量和设备效率作为工作目标,与职工们形成统一战线,鼓励一线职工积极主动投身到技术改进的活动之中,他们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针对生产实践中设备的缺陷,用较小的投入进行合理改进,从而达到完善设备性能、提高生产能力的目的,促进了企业的技术进步。
作为一名从机台走出来的专业技术人员,丁昌礼始终相信,在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的激烈市场环境中,无论对于企业还是个人,如果今天你不生活在未来,那么明天你将生活在过去。因此,丁昌礼始终怀着这颗热忱的心,秉持着随时敢于迎难而上的亮剑精神,不断向一座又一座的技术高峰发起挑战,精于思、善于行,用创新为长白山品牌增光添彩,用创新为吉林烟草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助力引擎。
【责编 王春荣 李军广】
在延吉卷烟厂有这么一个人,他为人亲和、做事严谨。工作26年,从辅助工到挡车工、维修工、包装技术员,再到如今的设备主任,他一步一个脚印,怀着热忱的心,追逐着创新的梦。
检查设备 李军广 摄
刻苦学习 “门外汉”变成“技术手”
1992年,丁昌礼参加工作。当他踏入卷包车间时,就被其中先进的设备、复杂的工艺、严谨的程序所震撼,看到整个车间工作流程,作为新手的他深深感受到不仅是技术调控,就连最基本的操作都成了横在他面前的一座大山,他自知一定要快速成长起来。
从此,车间成了他的理论课堂、实践基地。从每一份操作说明学起,从每一颗螺丝钉的用途摸索,跟前辈们学习机械原理、分析故障原因,在设备停机保养的时候仔细研究、反复操作、练习。经过不懈的努力,丁昌礼终于对机器设备的操作、维修不再陌生,迅速地成长为一名对各类设备像老朋友一样熟悉、能够使设备有效作业率不断提高并接近额定作业率的技术人员。
技术创新 为企业发展助力
作为一名企业悉心培养的技术人员,丁昌礼深知决不能仅仅满足于日常工作,必须要为企业的技术进步、科技创新加油助力。
检查包装质量 李军广 摄
检查设备 李军广 摄
但就在准备大批量生产的时候,由于异型包装机生产速度慢,设备稳定性差,故障率高,投入的人力多,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新产品生产受到严重制约。在一次设备抢修过程中,操作工说:“如果这种烟包能在GDX2上生产就好了,既省时又省力,我们也就不用这么辛苦了!”一语惊醒梦中人,言者无心听者有意,正是这句不经意的话点醒了丁昌礼,他决心带领技术人员对设备进行改造,如此一来既可以掌握解决核心问题的方法和技术,又可以尽量利用生产间隙或是周末来维修,减小对生产的影响和花费开支。
检查设备 李军广 摄
检查设备 李军广 摄
通过对提拔式烟包成型过程仔细研究,对GDX2包装设备反复拆解,在查阅了无数资料、经过不断的论证和试验后,他和他的团队做出了GDX2设备改造的可行性分析报告,并得到了厂领导的一致认可和高度重视。2011年8月,延吉卷烟厂卷包车间GDX2生产提拔式烟包的改造项目正式启动。
此后,丁昌礼和他的团队便开始了“5+2”“白加黑”的日子。为了确保小盒翻盖能拔得出、卡得住、送得回,他们翻阅了大量资料,涉猎了机械、动力、电气等多个技术门类。在短短的八个月里,项目组先后完成了200多个零件的设计加工,累计绘制了360多张零件图和装配图。这种没黑没白的忙碌让他们忘了时间的流淌,他们只想用实际行动,来诠释热爱企业、奉献企业的誓言。
时光飞逝,2012年2月27日,设备终于实现带料生产调试。在所有人期待的目光中,设备运转起来。当商标纸被一张一张地传输到设备中,成品整齐顺畅地流出小盒包装机涌入下道工序时,丁昌礼知道,他们的改造比计划提前2个月成功了!他带领团队自主完成的异型包设备改造,为企业节约了近两千万元的费用。那一刻,泪水浸湿了他的眼眶,他既为了创造出国内第一台新式烟机设备而欢呼,更为了在追逐创新梦想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而振奋。
带头垂范 形成企业自主创新合力
说起技术创新,大家都会认为那只是技术中心或设备部门的事情,与己无关。而事实上,一线职工才是技术创新最好的发掘者。
为了发掘一线职工的创造力,丁昌礼带领团队把减轻职工劳动强度,降低原材料消耗,提高产品质量和设备效率作为工作目标,与职工们形成统一战线,鼓励一线职工积极主动投身到技术改进的活动之中,他们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针对生产实践中设备的缺陷,用较小的投入进行合理改进,从而达到完善设备性能、提高生产能力的目的,促进了企业的技术进步。
作为一名从机台走出来的专业技术人员,丁昌礼始终相信,在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的激烈市场环境中,无论对于企业还是个人,如果今天你不生活在未来,那么明天你将生活在过去。因此,丁昌礼始终怀着这颗热忱的心,秉持着随时敢于迎难而上的亮剑精神,不断向一座又一座的技术高峰发起挑战,精于思、善于行,用创新为长白山品牌增光添彩,用创新为吉林烟草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助力引擎。
【责编 王春荣 李军广】
微信 扫一扫 关注《延吉新闻网》公众号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将注明具体的来源,其目的在于向社会公众传递、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信息来源,并自行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