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电视节目
微视频
融媒直播
融媒大喇叭
高新技术产业区
空港经济开发区
新时代文明实践
延吉摄影
延吉概况 延吉新闻 社会民生 公示公告 外媒报导 街区新闻 周边县市 旅游指南 教育资讯 图片新闻 记者文集 机关党建 活力河南 关工委 向阳幼儿园
您当前的位置:延吉新闻网 [YanJiNews.com] > 新闻中心 > 社会民生 > 正文

一枚车票,话时代变迁(新春走基层)

2018-02-19  标签:车票 基层 时代  来源:人民日报
  “您好,请问您要去哪里?要买哪一天的车票?” 在西安车站11号窗口,售票员曾煜正在询问购买车票的乘客。现在,他平均每30秒就售出一张车票,同样的问题一天能问几千遍。

  曾煜是个“票二代”,他的妈妈曾慧兰是上世纪70年代末期的车站售票员。

  “计划经济时代发售硬板卡片票,我们每个售票员桌子上都有个小柜子,里面用隔断分开,按方向、线路、席别整齐码放着硬板票底板,但效率很低。旅客在窗口等得着急,我们更急。”曾慧兰回忆时不由得皱起眉头。

  随着中国进入新时代,路网高铁运力逐级提升,旅客出行的选择日益多元。这些变化,在曾慧兰的眼中,都浓缩到了一张小小的车票上。

  1996年之前,车站售票窗口都是按照地域方向进行功能划分,旅客排队前要先看好自己所去城市地区的地理方位;1996年之后,全站所有窗口实现了同时发售各次列车的车票;2012年初,全部车次发售实名制车票,此时车票已经有了二维码设置。

  “铁路的发展变化真的是太快了,最早我们发售卡片票、剪票本、盖座号,一天才能卖百十余张车票。”曾慧兰说,“现在不一样了,电脑一敲,一个窗口一天就能发售好几千张票,购票还支持微信扫码支付。人们出行的选择多了,也更便捷了。”


【责编 王春荣】
微信 扫一扫 关注《延吉新闻网》公众号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将注明具体的来源,其目的在于向社会公众传递、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信息来源,并自行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