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电视节目
微视频
融媒直播
融媒大喇叭
高新技术产业区
空港经济开发区
新时代文明实践
延吉摄影
延吉概况 延吉新闻 社会民生 公示公告 外媒报导 街区新闻 周边县市 旅游指南 教育资讯 图片新闻 记者文集 机关党建 活力河南 关工委 向阳幼儿园
您当前的位置:延吉新闻网 [YanJiNews.com] > 新闻中心 > 社会民生 > 正文

赵永权:传承民族文化的“洞箫老人”

2015-10-28  标签:洞箫 民族文化 老人  来源:
    “过去,只要有人吹起洞箫,过往的行人不论是朝鲜族还是汉族都会跟着手舞足蹈,非常开心……”赵永权老人回忆起过去的时光不胜感慨。老人今年73岁,现居延吉市河南街道白丰社区,老家在和龙西城。因为喜欢音乐,他在邻居的帮助下,组建了一支集洞箫、长鼓、平鼓、锣和钹为一体的“洞箫队”。现在,这支“洞箫队”每天都在延吉市民俗村为游客演奏,给中外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说起与洞箫的缘分,要得益于赵永权老人的小学老师。老人说,他的班主任虽然不懂音乐,但却特别迷恋洞箫幽静典雅的乐声。小学五年级时,他让赵永权休学一周,到7里地外的中南大队,跟一位姓闵的老人学吹洞箫。可当时,大家都认为搞音乐是不务正业,赵永权的父母也不例外。赵永权老人说:“因为这事,老师没少上我家做家访,是他的诚意打动了我父亲。”征得父母的同意后,赵永权踏上了学习洞箫的路途。由于年龄小,学的快,赵永权只用了一星期就掌握了洞箫的演奏方法和技巧。回到西城后,只要谁家有嫁娶喜事,他都会到现场吹奏,一时间成了村里的“名人”。

    上中学后,赵永权跟着下乡知青改学小提琴,并系统地学习了相关的乐理知识。毕业后,他参加了当地的歌舞团,四处表演。70年代时,赵永权在八家子林业局工作。有一回,他在修理切割器时,不小心被机器割掉了左手无名指的第一节,从此,他不得不告别小提琴……然而,没有音乐的生活总是少了一些乐趣,赵永权老人又重新拾起了洞箫。虽然指头少了一截,但仍可以按住洞箫上的“洞”。老人给记者示范了一下,除了手势稍微有点奇特外,其他都跟正常人没两样,为此老人还自嘲说:“有的学员不了解情况,连我手上的姿势也跟着学了去。”

    2007年,赵永权的大儿子为他在延吉买了一套房子,将老两口接到延吉居住。在新家,他也时不时摆弄些民族乐器。周围的邻居都知道这栋楼里有一个“玩”民族乐器的老人。2013年,白丰社区老年协会会长洪凤玉找到赵永权说:“你不能一个人‘玩’,要玩得带着我们一起才行!”于是,洪凤玉提议组建一支社区“洞箫队”,由赵永权担任队长。参加“洞箫队”的老人都很积极,每天准时到社区彩排练习,一练就是4、5个小时……“伙伴”的不断增加,让乐队的艺术气氛越来越浓厚,赵永权又开始琢磨着“玩”点新鲜东西。他让儿子帮忙在网上订了许多竹子,开始研究制作洞箫。

    记者在赵永权的工作室里看到许多老人做“小玩意”。老人拿起一根带有锯齿的钢管介绍说:“这是用来挖竹子内腔的,用它挖比用机器挖要圆滑得多,而且比较精准。”除了钢管,还有固定竹子的架子、木制的卷绳轴和一些如光盘一样的模子,这些都是用来制作洞箫的道具,每个用途都不一样。在老人的“陈列架”上,记者看到20余支长短不一的洞箫。老人说,这里的每支洞箫都是独一无二的,音色也不尽相同。长的声音较为低沉一些,短的则音调较高。制作洞箫也有很多讲究,需要耐心和细心,箫壁的薄厚、孔洞之间的距离都会影响到音阶、音色。为了校音,老人常常独自在工作室里呆到深夜,因为只有夜晚安静的时候才能将音听得更准确。经大概估算,老人制作一支洞箫需要一周的时间。制作好的洞箫,他会送给喜欢的亲戚朋友,对外则卖300元一支。

    除了制作洞箫,乐队用的鼓皮、锣架、乐谱支架等等都是老人动手做的。许多游客看到他用松柏树枝做的乐谱支架都赞不绝口。它不仅保持了树木扭曲的姿态和纹理,还带有民族古朴的传统气息,即使单独立在那里也可以成为一道风景。像这样的支架,老人做了好几个,乐队的的卜金石老人说:“赵先生就是我们队的‘国宝’,要是没有他,我们什么都做不了。”

    提到洞箫的传承,老人表示比较犯愁。因为大多数年轻人认为洞箫是“老头”玩的,就连他的孙子也不愿意跟他学。而可喜的是,2014年,有一对26岁的双胞胎兄弟成为了他的徒弟。这两兄弟来自黑龙江,以表演为生,经常参加全国各种演出活动。他们不只学习洞箫,还学习长鼓、象帽舞、伽倻琴等朝鲜族民族传统表演项目。老人教了他们一年多,基本可以算是出师了,但老人也表示有一丝遗憾。因为对方并非朝鲜族,语言的表达、沟通较为困难,虽然可以教他们吹奏的方法,可要教他们如“流水”、“水滴”一样的吹奏技巧,则不易表达。“学会并不难,深入贯通才是最难的。”赵永权老人说。采访到最后,老人除了希望可以有年轻一代将文化传承下去外,还表示为了弘扬朝鲜族传统文化,即使他再累也要坚持下去,直到自己动不了的那一天。

    本报记者张爱丽


【本网责编 王春荣】
微信 扫一扫 关注《延吉新闻网》公众号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将注明具体的来源,其目的在于向社会公众传递、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信息来源,并自行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